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】被流放的青春特展:沉思火燒島
沉思火燒島—被流放的青春特展
希望的燈
希望點起一盞燈,照亮那黑暗年代的角落,還給人間遲來的正義與溫情,
更希望臺灣人民不再受統治者的無情摧殘,夜夜能睡得安穩,平安幸福。
----張炎憲,2008
年輕的我們,徬徨卻能堅定,猶疑卻又熱情,眼見社會的勃勃脈動,我們按捺不住衝動,致力於追求知識、實踐理想,縱使身處不同的時空背景、政治條件,我們集結、發聲,或用穿著、音樂、閱讀、消費、社會運動…等積極參與,於是開創屬於不同世代的青春時代。
然而,在1950年代開始的近40年間,卻有這麼一群人,他們的青春被放逐於「火燒島」—那個具有政治禁忌意涵的島嶼上。因為他們對社會理念的熱情,對文化知識的追求,或單純起於無辜的牽連,而被剝奪了自由,甚至喪失性命。
謹以此展覽,分享他們的故事,追念那些被無情終止、被流放的青春,也向那些在活出火燒島後,仍能不折不撓,為臺灣人權自由而奮鬥的前輩們致敬。
苦旅啟程
從1950年開始,一些就學中或剛從學校畢業的青年男女,分別因為不同的案件,遭保密局、保安司令部等警務、特務單位逮捕,經歷刑求逼供、擁擠襖熱的囚禁、死亡的陰影後,遭到嚴厲的判決,而後以服刑或感訓之名,在牢獄中渡過漫長歲月。
監禁政治犯的監獄,包括軍人監獄、景美看守所(1968-),綠島新生訓導處(1951-1965)、臺東泰源監獄(1962-1972)、綠島感訓監獄(綠洲山莊,1972-1987)等等。而舊名「火燒島」的綠島,由於地形孤遠,成為最主要的政治犯監禁場所。對當時整體臺灣社會來說,「火燒島」變成了政治的黑洞,收奪了社會理想與自由言論,成為人人不敢碰觸的禁忌名詞。
島嶼邊陲
1951年5月綠島「新生訓導處」成立,政府對外宣稱是國共內戰的俘虜收容營,實質上多數是來自臺灣各地、先後在臺北遭軍法審判的政治犯。受刑者最多時近2,000人,隔離居住於長形的木造營房,進行思想改造的教育課程。主要工作為上山砍材、農作耕種、食品加工等勞動。另外,男受刑者得去海邊打石,築圍牆、建造克難房。
從目前僅存的幾張特殊角度的照片中,我們可以看到早期綠島「新生」的生活,也可以看到一些特別安排的活動樣貌。配合政治犯前輩的口述影片,初步可以體會,當時的克難生活情景、「同學」之間的互助精神、深沉星空下的無限思念,還有那仍處於生死邊緣的恐懼感。
活出火燒島
重獲自由的那天,卻常是另一場苦難的開始。經歷長期的監禁,多數受難者的生計與人際關係陷入困境,並且仍持續遭到警務單位監控,多半活在沉重的生活與心理壓力之下。然而他們在社會的底層翻滾,憑著一技之長,仍能重新開創自己的一片天。有人在出獄後,在政治的領域找到新的戰場,成為近代臺灣反獨裁、爭民主運動的中堅力量。也有在文學、藝術的領域發揮所長,發揮更廣泛的社會影響力。
他們的回憶,帶著心酸、令人不忍,然而,重新咀嚼這些苦難的歷史,卻也是緬懷他們被放逐的青春唯一的方式。
南國故鄉—柯旗化的生活記憶
每個青春苦旅的背後,時常伴隨著一個小家庭的成長記事。在此我們從柯旗化家人為他保留的書信、文物為主軸,回顧這位熱愛臺灣、追求民主的教育家。
透過柯旗化獄中家書,我們看到:絕望到要自殺的心情、互相鼓勵的文字、虛構出一位在海外留學的父親身影、父親真實樣貌的逐漸浮現,以及漫無終日的獄中生活。
這些經過獄方審閱管控,才能寄回家裡的信件,記載了17年間柯家面對的陰霾與摩擦,以及隔絕兩地的家人間的思念,還有那股綿綿不絕、堅持要好好活下去的勇氣。臺灣的人權自由也因為這些前輩們的承擔,以及經年累月的淬煉,我們才得以聽到屬於新生代臺灣「自由的歌聲」。
▲ 主辦單位保留活動更改與異動之權利,活動內容依主辦單位更新為準。
▲ 更多訊息待公佈,城市通小編持續為您追蹤、更新!
圖文來源: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